自從一九九五年開辦全民健康保險之後,台灣醫療保健的支出節節上升,然而公部門占整體支出的比例不斷下降,民眾自掏腰包的支出不斷攀升。整體的醫療支出從一九九六年四千多億元,到二○一三年翻倍至將近一兆元。健保開辦初期,公部門健康支出占了百分之六十五,到現在只剩下不到六成,其中更嚴重的是,如果扣除了全民健保的支出後(約百分之五十二),僅有約百分之五的健康保健支出是由政府負擔。

在世界各國財政面對嚴峻挑戰之際,為什麼各國政府仍然願意肩負如此高比例的公共健康支出?最主要的原因,是因為公部門的健康支出的不足,事實上將造成健康照護體系效率的威脅,亦即整體社會的醫療支出會反而因此攀升,卻反而造成健康照護品質的下降,對民眾的健康的提升卻很信用貸款有限。結果是,如果為了控制財政而刪減公共健康支出的比例,卻反而造成更大的財政負荷。因此,即使財政艱難,東省西省也不輕易犧牲政府在健康照護的支持。

台灣的公部門在健康照護體系支出的低比例,如果從跨國比較的角度來看,實在是後段班的。一般來說,世界各國尤其是比較成熟的民主國家,不論是採取社會保險或者稅收制度,公部門都積極負擔其健康照護的支出,至少都有八成左右的比例。

房屋貸款信用貸款

《社論》正視醫療保健公共支出下降的問題

當總統大選隨著各黨候選人出爐,包括宋楚瑜先生第三度參選總統,整個選情逐漸升溫,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半年,整個台灣將進入激烈的選舉階段。當每個政治人物口口聲聲說要為台灣找出路,為人民謀福祉之際,關於台灣健康照護體系的大問題,卻始終隱而未顯,而且愈來愈嚴重:台灣政府在健康照護的公共支出不斷下降。

為什麼醫療保健公共支出的下降,會帶來醫療體系效率的問題,甚至引發更大的財政問題?首先,公共健康支出的下降,將造成預防性健康照護的弱化。過去台灣的衛生所肩負了相當重要社區預防保健的職責,並創造了輝煌的人口健康成就。然而隨著大型醫院的擴張,公共衛生的角色逐漸弱化,而講求商品化的「預防醫學」的興起。結果是,公部門逐漸在預防性健康服務退場,反而造成更多的健康風險以及醫療支出。

其次,公共健康支出的下降,同時弱化了公部門在健康照護領域的治理能力,造成各種整合性健康照護發展的停滯,使得民眾需要面對破碎、片段的服務體系,結果不僅造成健康照護服務的沒有效率,民眾也無法獲得真正需要的服務。以高齡患者來說,常常需要穿梭不同的醫院、診所,在不同的科別、不同的醫師之間,接受重複的檢查、問診和藥物。目前居家、社區醫療與專科醫療,乃至於長期照護,缺乏協調與連續性。目前的狀況是,公部門對於相關的整合性工作,缺乏適當的資源以及治理能力。

如果想要一個更為有品質、更公平以及控制財政的健康照護體系,各黨的總統候選人應該正視醫療公共支出不斷下降的問題。絕對不要以為有了健保,台灣的醫療體系已經完善,更不能認為政府的職責只在於控制健保財政平衡。把健康從公部門中收手,結果將是一場財政以及人民健康的大災難。原因很直接:市場的效率,並不意味著健康照護的效率。
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社論-正視醫療保健公共支出下降的問題-160000541.html


F181E24D092867EA
arrow
arrow

    w28kq08ac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